为反映我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需求,市工信局于2月25日至3月25日组织开展了岳阳市工业企业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情况问卷调查,收集了我市400余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,涉及石化、食品等我市主要工业行业。
一、企业复工复产的现状
1、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分布。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,73.91%的企业是规上企业,26.09%是规下企业。
2、企业复工复产率。规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7.61%,远高于小微企业69.76%。规上企业由于市场占有率相对稳定、疫情防控管理较为到位,复工复产率较高,达到97.61%,个别未复工规上企业预计在3月下旬复产。
3、企业产能利用率。企业产能利用率不高,只有43.26%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%以上。
4、企业员工复岗率。企业员工返岗率较高,48.21%的企业员工返岗率在75%以上。
二、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困难
根据市工信局网上问卷调查回复访情况,当前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问题有五大类:
1、市场总体需求不足。受疫情严重冲击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、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影响,部分企业生产下行压力较大。这是当前影响我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最主要因素。问卷调查显示,41.43%的企业反映“产品市场需求不足”。与之相对应,我市食品、与疫情直接相关的医药企业等,市场需求旺盛,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,千方百计克服困难,较早的实现了复工复产。
2、企业资金链压力大。企业停工后营收大减,但仍需支付其他刚性支出,收入减少是企业资金方面的最大问题。36.35% 的企业反映,“营业收入减少,流动资金紧张”,22.52% 的企业反映“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等债务,资金压力加大”。企业停工期间,厂房租金、人员工资、贷款利息等需按时支付,再加上销售回款速度较慢,部分景气度不高的中、小、微企业面临较大的到期还款压力,已经或正在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或申请偿还展期。
3、产业链生产节奏被打乱。产业链上游企业,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样,复工进度不一致,原有的生产配套、生产节奏被打乱。23.29%的企业反映“产业链上游企业未及时供货”。供应商复工不确定,导致部分原辅料、部分机械装备工具无法按时足量到货,且价格上涨,影响企业正产生产。
4、物流运输不畅。交通物流不畅,运输成本偏高、运输时间偏长。22.37%的企业反映“物流成本上涨、运输不畅”。受疫情影响,物流运输总体好转,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,司机复工率不高,物流服务价格上升,跨省物流仍然不畅。
5、员工返岗仍有不利因素。在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,本地员工正在陆续返岗,但外地员工无法按时赶来。20.37%的企业反映“员工返岗率不高”。由于各地采取的隔离、交通管制、封闭等防控措施不一,外地员工难以按期返岗,且外地员工返回后需要按规定时间进行隔离,不能立即返岗。此外,还存在口罩供应偏紧;员工无处就餐;公交线路未全部开通或车次偏少等不利因素。
疫情给企业复工复产造成的主要困难
三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需求
1、财税减免与补贴。79.05%的企业希望获得阶段性免征企业增值税及附加率或降低企业增值税、所得税等税率;82.06%的企业希望获得阶段性减免社保费;43.87%的企业希望获得房租、水电费等补贴。41.11%的企业希望政府允许企业实行阶段性灵活薪酬方式。
2、信贷支持。44.15%的企业希望获得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;28.85%的企业希望获得贷款展期。同时希望金融机构在当前疫情情况下降低融资门槛,提高融资效率。
3、运输及招工。26.36%的企业希望政府帮助企业协调原辅材料和产品发货等运输问题;20.43%的企业希望政府帮助企业招工。
四、后段工作举措
1、营造政策宣传氛围。利用政府门户网站、各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、新媒体、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全方位宣传,扩大政策宣传辐射面;分行业对重点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建立目标企业工作群,通过信息、邮件等方式实现“点对点”的精准宣传或上门指导,提升政策宣传针对性,帮助企业享受各级惠企政策。
2、强化部门协作联动。加强部门联动协同施策,分行业分部门细化、量化各项政策措施,列出清单发至企业,优化流程,进行一套表填报、在线处理等,解决企业反复填报、反复申请、人员流动等困难;针对不同行业企业设立重点项目,有倾向性的帮扶,“一企一策”,精准发力,提升帮扶实效。
3、制定帮扶长远战略。充分发挥市内有关支持经济发展的议事机构作用,尤其是十二条产业链办作用,统筹兼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整合大中小企业信息,加强基础原材料和防疫物资的供应,从源头保障经济运行。财政、金融、税务等部门要有后续地方性政策跟进,确保中小企业行稳致远。
4、加强企业复产保障。一是保障交通运输。建立绿色运输通道,增设重点企业复工复产通道,将防疫物资、重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等生产必需品等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;二是简化复工程序。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,压缩办理时限,鼓励企业复工复产;三是做好物资投放。建立和完善防疫物资供需信息平台和渠道,在确保一线物资供给的前提下,有计划分批次合理投放,为企业复工提供保障。
5、强化援企稳岗服务。支持停工期、恢复期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进行就业技能培训,并给予一定补贴;引导支持企业灵活办公,错峰上下班等;及时整合企业用工信息,建立完善就业信息网络服务,积极组织线上招聘,跟踪解决企业在招工、稳岗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
6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。市政府金融办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组建企业续贷受理中心,通过线上线下、窗口服务等形式,建立绿色审批通道,简化审批流程,提高展期、续贷、再贷效率,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方面的问题进行受理,不能压贷、缩贷、断贷;对受疫情影响较大、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公司,存量贷款给予6-12个月的展期;针对所有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,要创新多种金融产品及融资方式。
7、扩大减免税费范围。减免疫情期间企业需承担的社保、公积金等费用,减免房产土地税、增值税等相关附加税,降低相关所得税;降低水、电、气、油价等企业运营成本;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,在第一季度房租免收的基础上,第二季度继续免租。对无法按时交租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,可延迟缓交。鼓励大型商务楼宇、商场、市场运营方及其他民营出租户适当减免租户租金,各县市区政府(管委会)对采取减租措施的出租方可给予适度财政补贴。
8、推行线上政务服务。充分运用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,将更多的行政审批、公共服务等事项纳入网上办理,推行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等模式,及时更新相关服务信息,主动回应企业需求,对暂未实现网上办理的有关事项,通过网上预约申报、线下邮递等方式开展。强化对企业的外贸、投资及复工复产法律线上服务,运用法律武器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预防和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