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来源:岳阳县统计局2025-04-02
浏览量:1|| | ||

  岳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

  统计公报

  岳阳县统计局

  2025年3月

  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。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锚定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,坚定“1376”总体思路,全速推进“四区”建设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,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。

  一、综合

  初步核算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2.36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4.9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75.93亿元,同比增长3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5.13亿元,同比下降0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221.30亿元,同比增长7.3%;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.4:35.7:47.9。分季度看:第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7.6%,第二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6.0%,第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3.7%,第四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4.9%。

  二、农业

  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81.67亿元,同比增长3.7%。其中,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.75亿元,同比增长7.5%。

 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3.74万亩,同比增长1.4%。其中: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.11万亩,同比增长0.1%;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3.64万亩,同比增长4.1%。经济作物中,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9.8万亩,同比增长3.4%。粮食总产量51.55万吨,同比增长0.2%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2.58万吨,同比增长3.7%。

  全年出栏肉猪88.02万头,同比下降2.2%;年末生猪存栏52.39万头,同比下降7.9%,其中,母猪存栏5.06万头,同比下降0.8%。全县年末牛存栏3.41万头,同比下降22.3%。当年活家禽存笼(鸡、鸭、鹅)459.12万羽,同比增长0.4%;家禽出笼749.8万羽,同比增长18.6%;禽蛋产量1.4万吨,同比下降3.5%。肉类总产量8.15万吨,同比增长2.0%,其中猪肉产量6.66万吨,同比增长0.8%。

 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9.81万千瓦,同比增长0.8%;农用化肥施用量32398.61吨(折纯),同比减少0.35%。

  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  据初步核算,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47.90亿元,同比下降0.2%。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.3%,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3%。分产业看:生物医药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.9%;农副产品加工、建筑建材、机械制造业总产值分别同比下降26.6%、4.7%、2.3%。

  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.78亿元,同比增长3.1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9.59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7.4%。

 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.4%,其中一、二、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1.3:45.4:53.4 。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6.4%,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6.4%,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4.6%。

  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.86亿元,比上年增长2.8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22.05万平方米,下降2.7%。商品房销售额9.46亿元,同比下降4.9%。

  五、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

  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.41亿元,同比增长6.6%。按所在地分: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.4%,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.1%。按行业分: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.9%,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.0%,住宿业同比增长9.7%,餐饮业同比增长9.1%。

 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5981万元,同比下降85.9%。其中:出口总额14451万元,同比下降86.6%;进口总额1530万元,同比下降73.4%。进出口差额(出口减进口)12921万元。引进外资100万美元,同比下降89.6%。

  六、交通、邮电和旅游

  全县全年公路货运量1658万吨,同比下降0.6%;货运周转量80450万吨/公里,同比下降0.1%。客运量4020万人,同比下降0.1%;客运周转量28002万人/公里,同比下降1.2%。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887.79公里,其中,等级公路2845.38公里,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%。全年新注册机动车2245辆,其中小型汽车328辆。

  全县邮政业务总收入10153万元,同比下降6.15%,其中:邮务类收入513万元,寄递物流类收入1610万元,代理金融类收入7254万元。电信业务总量10687万元,同比增长1.6%;移动业务总量15300万元,同比增长5.2%;联通业务总量4515万元,同比增长46.21%。

  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862.21万人次,同比增长9.1%;旅游综合收入达88.49亿元,同比增长9.0%。

  七、财政、金融和保险

 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.17亿元,同比增长6.5%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1.23亿元,同比增长10.1%。税收收入15.84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7.1%。

  至12月末,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5.97亿元,比年初增长7.5%。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252.71亿元,比年初增长12.5%。各项贷款余额256.81亿元,比年初增长8.1%。其中,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的中长期贷款127.04亿元,比年初增长2.2%。

  全县保险机构11家,保费收入6.18亿元,同比增长4.79%。其中,寿险保费收入2.71亿元,增长9.18%;财险保费收入3.47亿元,增长1.6%。全县保险机构理赔支出3.88亿元,比上年增长62.77%。

  八、教育、科学技术

  全县各类学校231所(含幼儿园),其中幼儿园123所(其中公办幼儿园65所)、普通小学57所、教学点17所、初中学校21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、高中学校4所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、特教学校1所。在校学生人数84310人,其中幼儿园11235人、普通小学35130人、普通初中21400人、普通高中11726人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699人、特殊教育学校120人。

  全年争取省市科技项目8个,19家企业争取到省级财政研发奖补资金896.47万元。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53.12亿元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近18.92亿元,财政科技支出1.32亿元。全县新认定高新企业8家,目前高新企业总数达87家。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加2.4%,占GDP比重21.5%。

  年末,累计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,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。科技成果登记数13项。全年专利申请200件(其中发明专利52件),授权发明专利221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.01件/万人。

  九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
  全县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265万平方米,人均4.7平方米。年末统计,全县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个、文化艺术中心1个、文化馆1个、美术馆1个;公共图书馆1个,总藏书量18.8万册,房屋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,阅览座位数59个;博物馆1个、陈列馆1个;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3个,实现所有行政村社区全覆盖。全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项目2个,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项目4个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,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。全县广播电台1座,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%。电视台1座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%,有线电视用户4.05万户,网络总长456公里。

  年末,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8个,其中,医院12个;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3个,包括乡镇卫生院21个、村卫生室191个、门诊部6个、其余(诊所、卫生所、医务室)35个;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。全年卫生技术人员4830人,其中,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25人,注册护士1703人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3564个,实有床位数3708张。全年诊疗病人227.37万人次,其中,医院诊疗39.13万人次,基层医疗机构诊疗182.5万人次(含卫生院、村卫生室、门诊部、诊所诊疗人次数),妇幼诊疗5.71人次。

  新建全民健身中心大楼,成立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,承办全县职工篮球赛、羽毛球比赛等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,指导各行业协会举办群众赛事活动20余次,参赛人数总计7699人。业余体校学生参加全国比赛获2枚金牌、省锦标赛获4枚金牌,2人正式进入省专业队,8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。大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,乡镇拥有健身场地设施占比100%,行政村拥有健身场地设施占比95%,社区拥有健身场地设施占比100%,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和各类人群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。

  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
  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708530人,其中城镇人口233945人。年末常住人口55.04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30.87万人,城镇化率56.1%。全年出生人口4035人,死亡人数3172人,净增人数863人。

 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97元,同比增长4.6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00元,同比增长3.4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73元,同比增长5.8%。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650元,比上年增长6.7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14元,增长9.0%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798元,增长4.6%。

  全年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4676人,医疗保险参保人数(含医疗生育保险)576026人,工伤保险参保在职人数49628人,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322人。城镇新增就业7062人,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.5%以内,失业人员再就业5657人。

  全县有敬老院15个,民办养老机构1个,养老总床位数达1537张,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20张。全县共发放各项救助资金13812.4万元,保障城乡低保16879人,特困供养4376人;向151045人次发放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1360.21万元;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17人次;临时救助11795人次,发放救助资金1102.49万元;共办理收养登记3例,救助未成年人31人共3万余元;为10名孤儿、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8.5万余元;为29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、38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373万余元,并实行医疗保险全额兜底保障。

  十一、资源、环境和安全生产

  县内发现矿种30余种,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0余种。其中:能源矿产有石煤和地热,金属矿产有钒矿、钛铁矿等;非金属矿产20余种;水气矿产有矿泉水。优势矿产有石煤、钒、稀土、高岭土、花岗岩、地热、石英砂。

  全年完成营造林任务2.1万亩,完成油茶新造低改3.28万亩,3·12义务植树140万株,林地保有量143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39%,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5.8 %,绿化村庄占比达90 %。活立木总蓄积量371.1万立方米,年增长率稳定在3.5%。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6.2%。

  全县污水处理厂17家,收集处理能力7.3万吨/天。Ⅲ类或优于Ⅲ类地表水质达标率62.5%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2天,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8%。

  全县境内区域站年度最高气温为44.9℃(8月11日柏祥站),最低气温为-9.9℃(1月23日大云山站)。全年平均气温16.9℃,区域站年平均降水量1482.7毫米。

  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147998.70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4.2%。其中,工业用电量66075.64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3.7%。

  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人,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.017人/亿元。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人,万车死亡率为0.1人/万辆。全年刑事案件结案数367件,民事案件结案数3403件。

  说明:

  1.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

  2.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。

  3.气象数据由县气象局提供,但因岳阳县没有标准气象站,故数据来自岳阳市观测站。

  4.从2020年开始,出生人口、死亡人口采用公安局数据。

  资料来源:

  本公报中,农机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;林业面积、造林、育林、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林业局;对外经济来自县商粮局;保险汇总数来自县政府金融办;公路客货运输量、周转量来自县交通运输局;公路通车里程数来自县交通运输局、县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;电信数据、移动数据、联通数据分别来自县电信公司、县移动公司、县联通公司;邮政业务量来自县邮政局;教育、体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;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;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局;国土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;旅游数据、文化类数据来自县文旅广电局;广播、电视数据来自县广播电视台;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;金融数据来自县人民银行;户籍人口、出生人口、死亡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;卫生类数据来自县卫健局;城镇新增就业、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;社会福利、敬老院数据、居民最低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;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;新注册机动车数来自县车管所;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县交警大队;刑事案件、民事案件来自县法院;用电量来自县电力公司;污水处理厂数据来自县住建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