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岳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争创“全国领先、全省一流”为目标,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湖南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决策部署,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,对标对表先进地区,推动改革落地,提升政务服务效能,营造更加公平、可预期的营商环境。
一、学习先进,强化政策落地
一是严格执行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。将《条例》纳入各级各部门中心组学习和市委党校培训内容,持续清理与《条例》相抵触的规章、制度和政策文件。2月开展外地建筑企业跨地
区承揽业务要求设立分支机构问题治理,并持续抓好落实。
二是对接标杆学习先进经验。对标各指标领域排名靠前的标杆城市,找差距、补短板。截至7月底,15个指标领域牵头单位,组织相关人员到上海、杭州、宁波、厦门、西安、济南、衢州等城市学习先进典型经验,通过借鉴先进,结合我市实际,强化工作措施。
三是出台《岳阳市 2021 年优化营商环境 100 条》。对标对表国、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,按照“抓两头促中间,补短板扬优 势”工作思路,围绕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,研究制订《岳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100 条》,推出一批具有突破性、示范性的改革创新举措。
二、深化改革,提升服务质效
一是实施了一批重点改革。围绕企业、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,实施公民出生、入学、婚育、就业、村民建房、房产过户、退役、退休、身后和企业设立、注销等12项“一件事一次办”。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在新港区、南湖新区挂牌成立,为企业提供从设立建设到生产运营全周期支持和服务。落实不动产登记10余项业务“全城通办”。“五圈”服务模式入选“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”。全市9个县市区建立了“跨省通办”机制。新建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在市本级落地实施,减少申报材料24个,减少申报次数8次,压缩审批时间25个工作日。
二是下放了一批管理权限。推进园区赋能,分别赋权临港新区131项、经开区45项、南湖新区20项、自贸试验区9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。持续巩固基层公共服务(一门式)全覆盖工作,梳理下放基层服务事项116项,老年优待证、医保和社保缴费等12个事项可在村级当场办结,岳阳楼区将下放到社区直接办理。典型作法被国办《送阅信息》《政务公开交流》等专刊推介。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工作被《央视新闻》《人民日报》等重点报道。
三是拓展了一批网上应用。“岳办岳好”2.0版上线运行,新版建设专区20个,上架市民电子证照14个,“掌上”可查可办事项263项,用户量突破100万。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平台基本完成总门户和材料中心、表单中心建设。开通微博号、抖音号、视频号等新媒体渠道,录制民生高频事项短视频6个向社会发布。集成113项服务建设13个功能专区开发自助一体机,为企业群众提供多样化24小时不打烊服务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服务事项117项,入驻中介机构579家(其中省内448家、省外134家)。
四是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。出台《关于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的实施方案》,印发《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法》《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暂行办法》《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》。建立《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》,已推行市场监管领域3个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、37项行政审批事项容缺受理制。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国家级试点通过中期评估。在上半年全省行政效能综合排名中,我市办件数据归集量、承诺时限压缩率、部门覆盖率均居全省首位,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从去年全省垫底提升至全省排名第一。
三、突出重点,夯实法治环境
一是强化法治环境建设。按照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《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》,研究出台我市司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,完善破产“府院”联动制度,提高财产查控和强制执行工作效率,进一步提升办理破产、执行合同等工作的质效。运用仲裁、调解等多种手段,推动招商引资合同纠纷遗留问题化解、销号。
二是不断改善融资环境。推动开展供应链融资、知识产权质押、股权质押融资、应收账款融资、银税互动等金融产品创新,提升企业融资增信能力。聚焦“降费”“降门槛”“支小支农新主业”,推动融资担保公司实施信用担保,推进降费优惠政策落实。加强对金融机构在授信中设置不合理条件、违规收取不合理费用等问题监管。
三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。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,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,完善知识产权仲裁、调解工作机制,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模式,实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网络全覆盖。